文书楼

文书楼>清妖 太平天国 > 第十二章 钱和学历都重要(第1页)

第十二章 钱和学历都重要(第1页)

嗯...

打吴老二那出来,赵安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罗马大道。

丁正隆能借五千两高利贷买个税课司大使做做,那就是说只要手头有钱,赵安同样也能学丁正隆买个科长当当。

殊不知这想法要是叫吴老二知道,能把老头大牙笑掉。

因为大清朝不仅能花钱买吏员,那正儿八经的官也是能花钱买的。

这就是被大清当作国家正常组织制度的捐纳制。

说白了,只要你有钱,朝廷就能给你个官做。

倒不是乾隆这个败家子首创,而是他爷爷康熙弄出来的。

康熙朝时因为征讨准噶尔的军费不足,康熙便下诏鼓励富户捐纳,结果仅山西省一年内就捐了一万两千个县丞,甘肃半年鼓捣了一万七千个,有效缓解了军费不足问题。

不过一个省不可能有一万多个县供这帮捐官去上任,所以这些所谓的县丞九成九都冠以侯补二字,也就是等着,什么时候有缺什么时候上任。

至于什么时候有缺呢?

就看你后续资金到不到位了。

后续没有资金,就是顶着个县丞头衔的平民百姓。有资金入吏部账,那就是大清朝的正式官员。

僧多粥少,故而大多数捐官者图的不是去上任,图的就是一个能在乡里被人尊重,当官的不敢随意欺负的待遇。

等到了雍正朝,捐的最多的是监生。

捐监的基本都是无法在科考场上考取功名的“学渣”。

雍正八年雍正亲自督考国子监,结果一万多监生里面九千五百多人不及格,接近六成监生直接交的白卷,把个雍正气的直哆嗦却也无话可说,谁让他收了人家的钱呢。

到了乾隆朝,因为乾隆好大喜好,奢靡无度,国库根本不够其开支,于是捐纳之风再次盛行。

尤其近十几年,捐纳之风可谓达到鼎盛。

乾清宫的朝堂上原本正牌进士、同进士出身的正途官员是绝对不与捐纳的异途官员一起排班站立的,但现在就没这个讲究,因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几乎都是花钱买的顶戴。

科举正途升上来的官员和那捐纳异途官相比,简直少得可怜。

买官的这些人当中也是有能办事的,比如被雍正立为典型的三位总督李卫、鄂尔泰、田文镜,乾隆朝的兵部尚书李世杰、直隶总督刘峨等。

说到底,只要有钱,想在大清朝当官那真就是半点问题也没有,就是竞争太过激烈。

先前吴老二说有的官员上任前得借高利贷,除了这些人为捐官掏空家底原因外,就是因为同一个岗位的候补者太多,想要实任就必须比其他候补者出更多的钱。

另外上任还要先垫资,如此,借高利就成了这些官员唯一的选择。

不借,前期投资就算打水漂。借了,上任后不仅能靠着搜刮把债还了,运气好还能落个钵满盆满。

怎么算都是赚的,就是苦了百姓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宋夕江延舟得了绝症后我强吻了我的上司  姜婉裴封婆婆向我立威休怪我一拳让你老实  人在战锤:力亚混沌四小贩  欢迎光临能力商店!  苏檀宋庭琛和离后我改修无情道将军莫挨我  梁敬琛温雨棠他看了我的演出后我们频频相遇  梅久傅砚辞穿越我闺蜜的机缘被我抢了  大雪满龙刀  救下年上阿姨后,她们人设崩了  请放肆爱  林茵宋长远为青梅不圆房重生改嫁绝嗣军官  秦湘祈白重生我要找个痴情小奶狗  桃妩素芸娇媚通房又争又抢绝嗣侯爷日日宠  人在战锤:力压混沌四小贩  重启人生  宁染陆时钧豪门丈夫为何一反常态频频回家  大唐协律郎  丁歌王诗雪女神慢热我不要投入直球女怀抱  沈清澜宁从闻重生我选择成全霸总和他的白月光  东京少女们大有问题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